这几年精酿啤酒,在国内很火热。
在大众啤酒日趋饱和的大背景下,中国啤酒市场呈现高端产品快速发展的趋势,随之精酿啤酒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精酿啤酒增长显著。
精酿啤酒用来区别于大部分常见的工业啤酒(青岛、雪花、燕京、百威、喜力、嘉士伯)。这和其口味是苦是甜,是香是酸,酒精度的高低与否并没有直接关系。
由于精酿啤酒这个概念是美国人发起的,所以我们引用美国酿造者协会BA对精酿酿造者的要求:
1、小
年产量小于600万桶(95.388万吨),生产的啤酒用于商业交易。
2、自主权
非精酿酿造者或公司机构,其占股份不能超过25%。
3、传统
酿造者所酿造的大部分啤酒的风味都应该是从传统的或者创新的原料与发酵工艺中获得。
精酿啤酒畅销原因
精酿啤酒越苦越畅销源自人类良性自虐心理
啤酒不仅是一种提供能量的饮料,也是一种社交饮品,一种让你表达自己和被社会接受的载体。如果你能欣赏一种很小众的东西,甚至用一种自虐的方式,那么你会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满足感。这就是为什么精酿啤酒越苦越畅销的原因。
随着工业啤酒销量下降,进口啤酒不断攀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精酿市场,有人说消费者已经从“喝饱”转型到“喝好”,虽然精酿市场开始逐渐形成一股热门势力,但市场也因为产品的饱和而逐渐良莠不齐,开始有部分的品牌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开始在酿造上发挥所谓“极致”的创造力,比如有海水味啤酒、泡菜啤酒、辣椒味啤酒甚至还有尿液啤酒.....通过这些引人注目的名称和材料去吸引顾客,却忘记了真正做酒的初衷,导致部分顾客曲解了对于精酿的定义,认为稀奇古怪的味道融合就是精酿的味道。创意固然是精酿的驱动力,但为了作秀而去做秀,没有从真正的酿酒层面出发考虑,就已经开始违背精酿师的初心了。
其实,对于这个行业的大多数从业者而言,不管外界怎么看待精酿市场,他们都更愿意慢慢来,始终坚持精酿的精神和技法,不做大路货。他们开酒吧,推新品,在自己的城市精耕细作,保持那种老店式、工匠式的经营方式,也是有趣又值得人尊敬的,更为了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的口味选择。他们做精酿啤酒,便是将啤酒发挥到最极致,做出属于自己独有的特色味道。
精酿之风登陆中国
现代精酿的发源地是美国,美国啤酒酿造商协会把精酿精神总结为“独立性、真实性、合作精神和社区意识”,这正是美国文化的一个缩影。美国人把对自由、极限、多元、创新的向往,加入啤酒的酿造过程中,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创造出了灿烂的精酿啤酒文化。
那么在中国开始逐渐打开的精酿市场,我们该如何定义精酿呢?首先,大众眼中的与众不同绝不是它的唯一性,因为真正的精酿应该是由匠心、精细、精致酿造糅合而成的,而喝精酿的人,“当他们喝下那些精造的啤酒时,也向外展现了一种不凡的生活品味和丰富的人生智慧。”因为在斯坦福商学院的托马拉教授看来,如果你能欣赏一种很小众的东西,那么你会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满足感。这便是喝精酿人群给大家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