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大作金沙河
我们说低调是巨鳄身上的迷彩。
这句话,用来形容魏海金和金沙河再贴切不过。作为中国的挂面大王,魏海金至今仍是财富圈的一个隐秘地带。对于自己,他说:“不是低调,是高调不起来,高调需要能力!”

但事实证明,低调很多时候只是披在巨鳄身上的迷彩服。做挂面,这样一份看似简单的寻常事,魏海金却将其做到了年销50亿,领先第二名20多亿,跃居行业龙头,占据全国十分之一的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一根挂面年销50亿
现年60岁的魏海金与挂面有着50年的渊源。在其幼年时,他便在村里生产队见到了人生第一台挂面机,能吃上两口挂面更是其童年难以忘怀的幸福时刻。
金沙河官网资料显示,金沙河集团起源于1971年,当时的沙河县青介人民公社善南村第二生产队有个挂面房,11岁的魏海金,就推着独轮车,走街串巷换挂面。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春风吹倒了冀南大地,魏海金凭借东拼西凑的钱把生产队破旧的挂面机买回了家。自此,魏海金开始在家自制挂面,然后拿到村口倒卖。
因为利润薄、劳动强度大,加上成本不断增加,合伙人相继退出了,只有魏海金继续坚持。1996年,为了筹建挂面厂四处借钱。好在他平时为人谦和低调、做事诚信守信,只要他开口没有人让他空手而归的。魏海金第一次感到:别人的信任是最大的财富,信誉可以当“钱”用。
第22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数据显示,金沙河以51.26亿年销售额位列行业首位,领先第二名20多亿。从数字来看,金沙河无论是销售额还是产量都是一枝独秀。

今天,金沙河集团发展为一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民营企业。2020河北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显示,金沙河集团营业收入103.87亿,集团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极致性价比
至今,金沙河依然秉承创立初期的渠道战略,而非广告策略,所以人们几乎也看不到金沙河的广告投放和媒体报道。对于品牌,魏海金说:“不是没投广告,而是没钱投广告。”
很显然,挂面是一个工业附加值很低的行业。此前,魏海金透露,一包挂面利润仅为几分钱。
有人说,金沙河就像一条鲶鱼,构成这条鲶鱼锋利牙齿的,是他的价格。金沙河的价格优势,是产业链相融合给予的底气!
2012年,魏海金成立了“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固定地租、股权联盟、合作社联盟模式,推广“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储存、统一销售、统一管理,大大降低投入成本。
2018年,魏海金又以合作社的经验注册“金沙河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这2大合作社的成立帮助金沙河公司确保了源头小米、玉米、红薯的品质,也帮助金沙河公司解决供应链成本。

砥砺50载,金沙河面业集团目前规模壮阔,员工人数高达6700人,日处理小麦20000吨,日生产挂面5000吨,且享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美誉。

利他自私学
金沙河挂面所做的一切,都源于一个共同价值观——“利他自私学”——如果你要想别人对你好,你就要先对别人好。
在企业大会上, 魏海金经常讲述利他的故事,他经常说:“这是一个生产蜡烛的企业,我是大蜡烛,你们必须是小蜡烛”。

金沙河的厂区一角,有一个公司开的超市,所有物品按进价零利润销售,里面日常用品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奶粉和婴儿服装。2014年以来,金沙河还搭建平台,与家电、家具、保险公司等厂家联谊,只要金沙河员工购买,均按当地最低价格销售。
这些举措都无形中增加了员工福利待遇,这得益于魏海金的理念:“让员工少花钱,就是多挣钱。”他认为:“投资员工是最有回报的投资。”
自创业以来,金沙河在渠道上实行以销定产,同时坚持先付款再拿货,从不赊款。这在食品行业少之又少,在产能过剩的其他行业也很少见。但魏海金还是替经销商“想到了”。
此外,金沙河明文规定,经销商来公司装货,如等待3小时以上,每小时补偿司机30元。但是,该项规定自打实施开始就没发出去多少罚款,如今更是近乎绝迹——不仅是装车效率提升,更是因为员工舍不得公司赔钱。
为了减轻沿海经销商物流成本,魏海金亲自申请在公司直接装运集装箱的资质。挂面也能走集装箱了,这在行业里独树一帜。
结语
魏海金与挂面结缘50余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更是压上全部身家进军快消品行业。
砥砺50载,金沙河目前规模壮阔,成为一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民营产业集团,在水果、蔬菜等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以及物流、工业旅游领域同样取得了骄人成绩。谈及未来,魏海金表示,金沙河将朝着“建幸福企业,创绿色财富,打造百年金沙河”的目标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