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提供一下金龙鱼给河南省赈灾情况。
金龙鱼表示,公司通过金龙鱼慈善公益基金会向郑州市、安阳市汤阴县、周口市、开封市捐赠合计1400万元的现金和生活物资(950万元现金和450万元物资),之后又向河南追加捐赠市场价值600万的消毒和抑菌洗涤产品。
好多人这才发现,默默无闻的金龙鱼竟然捐了这么多!
尽管金龙鱼在中国家喻户晓,但金龙鱼却是一家由新加坡外资控股持有的企业,在中国已经“雪藏”30年了。作为同根同脉、血浓于水的侨资企业,金龙鱼的慈善之路一直在路上:汶川地震捐款1.3亿,雅安地震捐款1200万,武汉疫情捐款3000万,石家庄疫情捐款3000万……
而一手创办这家企业的,居然是祖籍来自福建的华裔商人——郭孔丰。
郭鹤年和郭孔丰
作为祖籍为福建福州的华裔商人,郭孔丰与叔父郭鹤年一样非常拼搏,为改善大家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这家华人掌舵的企业丰益国际,在中国人的厨房里发起了一场粮油食品的革命,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金龙鱼掌门人郭孔丰将公司成功的原因之一归结于锚定中国市场,他表示,企业国际化受惠于中国。
低调务实达济天下
作为祖籍为福建福州的华裔商人,郭孔丰与叔父郭鹤年一样,长年热心于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他认为,做企业不能只追逐名利,更应看重企业对于社会的价值和贡献。
展望未来,郭孔丰希望把丰益国际建设成一个“理想的集团”。作为同根同脉、血浓于水的侨资企业,丰益国际努力投身于中国的各项慈善公益事业。

截至2020年底,金龙鱼累计在全国捐资建设了38所益海学校;在17所大学(科研院所)设立金龙鱼奖学金、奖教金;3个益海助学中心、2所敬老院、22个假肢项目……但这些善举,并不见诸于报端。
为人低调的郭孔丰,极少出现在媒体的镜头前,他常常告诫员工:“真正的慈善公益,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简单低调中同样孕育着力量。”

金龙鱼的掌门人
金龙鱼主要缔造者郭孔丰,是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的侄子。
早在50年前,郭孔丰尚未崭露头角的时候,郭鹤年就认为此人是郭家晚辈中最像他且最具商业天赋的人才。“孔丰具有特殊的创业天赋,能够发现机遇并将它转化为无限的商机。”郭鹤年赞道。
1973年,24岁的郭孔丰从新加坡大学毕业,接管家族的面粉生意,运作的风生水起。郭鹤年对这个侄儿赞誉有加,“有者愚蠢,有者卑鄙,但他是最聪明的”。
上个世纪70年代,应中国政府要求,郭鹤年用自己的商业头脑和影响力,为国家解决了30万吨食糖的缺口,还从期货市场赚了四五百万美金。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无疑是雪中送炭。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粮油行业也到达一个重要拐点。郭鹤年预见到祖国未来的发展生机,于1988年派遣颇受赏识的郭孔丰前往中国市场考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回国投资。

两年后,中国第一瓶金龙鱼小包装油面市,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时中国人的用油状况。

2020年,千亿金龙鱼“游”进资本市场。这家年入1900多亿且背景强悍的粮油巨头,约占中国食用植物油近4成的市场份额,其营收大致相当于2个伊利或10个海天。
虽然摊子铺很大却“不赚钱”,对此叔叔郭鹤年早有预期,大米、糖和所有主要商品都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食物,我无论如何不能从中谋取暴利。

华商巨贾
金龙鱼背后的母公司为丰益国际,丰益国际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食用油及农产品供应、贸易等多元化的跨国集团之一,在全球拥有逾450家工厂,除中国外,在印度、印尼和其他50多个国家设有完善的分销网络。
与此同时,质疑也随之而来:一个产业链遍布油、米、面、调味品的行业巨头,会不会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威胁?

不过,随着郭孔丰拿下“中国绿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和金龙鱼在中国上市,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小了。
谈及企业的成功,郭孔丰称:“丰益国际正是得益于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才能仅用短短27年的时间成为世界第三大的粮油企业集团。未来三五年,益海嘉里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额将超过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