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到3031亿元,同比增长15%,高于全球增速。如何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万钢给出的回答是,要加速人工智能从单项技术向集成技术发展、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演进、从数据驱动向场景牵引拓展。
8月23日上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同期举行。在主论坛演讲阶段,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作了现场演讲。
万钢首先对重庆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说,人工智能正释放着驱动产业变革的巨大能量,带动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随着各行各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智能化正在为产业赋能、为生活添彩。
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水平不断进步,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从感知智能走向认知智能。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广度日益拓展,正走出实验室,进入制造、交通、商贸、法律、消费、服务以及城市管理等生产生活场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人工智能的产业生态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到3031亿元,同比增长15%,高于全球增速。如何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万钢给出的回答是,要加速人工智能从单项技术向集成技术发展、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演进、从数据驱动向场景牵引拓展。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系统性突破,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万钢给出了三点建议: